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,是国家战略和长期战略,事关人民群众生命群众生命安危,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成果”,“要增强使命担当,居安思危,做到有备无患,要坚持人民战争思想,注重人民防空平战结合,建设强大巩固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;要加强人防设施,把人防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结合起来,实现军民兼用”。这些重要论断,深刻阐述了人民防空的地位作用、基本原则和任务要求,为我们做好新时期人民防空工作指明了方向,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成都作为我国西部战区的国家中心城市、国家一类人防重点城市,人口和重要经济目标众多,是敌实施空袭打击的重要目标,战略地位十分突出。新的战争形态和大中城市不断扩大的规模,对城市整体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人民防空建设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。同时,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,人民防空建设的内容、标准和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,如何更好地贯彻“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、与城市建设相结合”的原则,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、深化改革、加快发展。基于以上认识,我们认为,做好大中城市人防工作,必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家总体安全战略,以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指导人防实践,以建设强大巩固的人民防空体系为方向,进一步强化“大人防”理念,深化军民融合发展,统筹推进人民防空各项建设,不断提高人防履行“战时防空、平时服务、应急支援”使命任务的能力。
一、战时防空是人防的立身之本,要大力加强人防应急应战能力建设
人民防空的总体方针是“长期准备、重点建设、平战结合”,我们理解,长期准备就是要坚持战备牵引,扎实做好人防军事斗争各项准备,大力构建系统完备的“五大现代人防体系”,始终确保城市处于设防状态,提高抵御敌空袭的能力。一是突出人防指挥体系建设。人防指挥所是城市人防指挥部实施指挥的基本场所,市、区两级均应建设基本指挥所、机动指挥所和应急指挥中心,有条件的还应建设预备指挥所;加强人防指挥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建设,实现市区两级人防指挥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,并做好与国家、省人防指挥系统和军队有关系统的对接;加强无人机、低空雷达、北斗卫星等新技术的应用,不断提高人防指挥系统的信息化水平,形成“地上与地下相结合、固定与移动相结合”的现代化人防指挥体系。二是突出工程防护体系建设。坚持“以建为主、应建必建”原则,大力加强“结建”人防工程建设和地铁人防工程建设,积极推行在地铁站点沿线、大型商业综合体区域、城市地下市政骨干道路、城市有机更新区以及城市公共空间区域建设公共人防工程,稳步提高医疗救护工程、防空专业队工程和一等人员掩蔽工程的修建比例,确保人防工程与城市人口同步增长,不断提高人均掩蔽面积;加强人防工程的维护管理,建立多部门参与,职责明确、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,确保人防工程始终保持良好状态。三是突出城市重要经济目标防护。按照“防空袭、防灾害、防事故、防恐怖袭击”要求,开展城市重要经济目标的分级分类,建立发展改革部门牵头、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指导、重要经济目标单位具体落实的防护管理机制,指导重要经济目标单位开展好防护工作,对已建成的重要经济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防护改造,推动数据中心、灾备系统等部分重要经济目标逐步转入地下。四是突出人防疏散地域建设。人防疏散地域建设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、与扶贫攻坚相结合、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相结合、与群众增收致富相结合、与培育农村新形态新业态相结合、与疏散地和接收地双向互动相结合、与民政应急救灾疏散基地建设相结合,按照“六通、五能、四有”标准和多功能兼容、多资源依托的要求,充分利用城市信息灵通、资金雄厚、技术先进、物力充足的优势,发挥城市对乡村辐射带动作用,实现城乡共同发展,不断提高疏散地域综合建设水平。
二、平时服务是人防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抓手,要深入推进人防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式发展
在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的当下,人民防空必须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,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、服务城市建设、服务民生改善,只有这样,才能有效融入领导视野、获得上级支持,避免被边缘化,为加快自身发展打牢基础。一是积极推进人防地下空间开发利用。针对当前大中城市土地资源日渐紧缺、地下空间切割分裂的现状,人防部门应主动作为,利用人防工程作为地下空间开发主要载体的优势,突出规划引领,牵头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,研究制定土地出让金优惠、划拨方式建设公共停车场、政府补贴地下停车车位、连通道计入法定人防工程面积等优惠政策,鼓励和促进相邻城市地下空间实现互联互通,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落实人防要求,力争形成以地铁为骨干,以防空地下室为主体,以公共人防工程为补充、以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的地下空间为辅助的城市防护工程体系。二是创新人防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。采取PPP建设模式,努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人防建设,研究解决人防工程产权归属,明确人防建设的“责权利”问题,不断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,为拉动投资、稳定经济增长作出人防贡献。三是拓展利用现有人防资源。加强对已建成的人防工程的开发利用,将人防工程广泛应用于地下停车、纳凉、购物、休闲和创新创业平台等,特别是针对当前大中城市交通拥堵、停车难等问题,充分利用公园、广场、绿地、市政道路、学校操场等公共空间资源,选址建设公共人防工程,实现平战兼顾,提升城市品质。四是积极融入和服务城市重点工程建设。推行“全时+优先”服务模式,在机场、地铁、大型城市综合体、城市综合管廊等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中主动作为、靠前服务,保障建设顺利推进。主动融入城市社区综合治理、棚户区改造、海绵城市建设等民生工程,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发挥人防作用。深化人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进一步落实简政放权要求,全面推行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提升人防行政审批的规范化水平。研究制定地下空间互联互通技术标准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,建立行业常态化监管制度,推行从业单位准入退出机制,切实营造良好的人防从业环境。
三、应急支援是人防部门的特色优势,要充分利用现有战备资源为应急救灾防灾服务
随着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,大中城市的人防建设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建成了先进完备的指挥设施设备和高素质的专业队伍,这是人防相较于其他部门的独特优势,将这些人员和设施设施用于应急救灾防灾,不仅是中央15号文件对人防部门提出的最新要求,也是突出人防地位作用、避免设施设备闲置的客观需要。一是建立健全应急工作机制。市区两级的人防部门应主动加强请示汇报,力争将人民防空纳入本地的城市应急救援保障体系,人防部门列入应急管理成员单位,建立健全与其他应急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络机制,共同承担好城市应急救灾的职责任务。二是完善应急指挥功能。坚决杜绝人防设施只为战时服务的思想,根据应急防灾救灾的特点,有针对性地完善人防指挥设施功能,比如,积极协调将国土、环保、交通等应急成员单位的信息系统接入人防指挥系统,力争把人防指挥所打造成为集调度指挥、信息控制、视频监控、通讯通联为一体的综合组织指挥平台,主动为政府应急防灾提供支撑。再如,将人防预警报知网建设与地质洪水灾害预警报知结合起来,科学布点、增强效能,提高政府灾害管理能力和群众防灾自救能力。三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。在抓好传统的7支人防专业队建设的同时,结合不同城市、不同地区的防灾救灾形势,依托专业力量,研究组建信息防护、心理防护等新型专业队。按照“打赢”标准和“实战化”要求,积极开展人防训练演练,不断提高遂行上级应急应战任务的能力。
四、顺畅高效的机制体制是发展的重要保障,要积极营造人防发展的良好环境
人民防空工作千头万绪,建设内容多、标准要求高,要实现人防建设的科学发展,离不开党委、政府和军事机关的坚强领导,离不开各级部门的积极配合,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,对大中城市的人民防空工作来说更是如此。一是加强人民防空组织领导。充分发挥人防军地领导的独特优势,积极争取将人民防空工作纳入党委议事日程,纳入政府任期目标、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领导述职内容,列入议军职责,及时研究解决人民防空建设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。二是加强人民防空组织机构保障。市区两级均应健全专门的人民防空机构,单独开设资金账户,配备专职领导,设立相应内设机构,配备专职工作人员。乡镇以及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工业园区、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应明确承担人民防空职能的机构,落实专(兼)职人员。三是加强人民防空队伍建设。针对当前人防队伍整体素质离科学发展的要求有差距的现状,一方面要加大人民防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培育,优化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,另一方面应采取聘用、购买服务等形式,解决人民防空指挥、通信、工程等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。四是加强人民防空宣传教育。深入开展“五进”活动,利用报纸、广播、电视以及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政务微博等新媒体,广泛宣传国防和人防知识,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,营造好全社会关心人防、支持人防、建设人防的浓厚氛围。